民间艺人当起治水先行者
本报讯“市府发号召,区委来指导,镇里总动员,治污水!一抓治污水,三抓防洪水,五抓保供水,统统抓!……”这首由上方镇民间艺人马有龙创造的“三句半”歌谣,正是当下上方镇积极推进“五水共治”的真实写照。
去年以来,上方镇利用“以文化人”的聚合力,充分发挥本镇的省级民间艺人、文化示范户、非遗传承人等文艺特长,围绕“五水共治”这一主题,创编具有本镇特色的文艺作品,利用快板、道情、朗诵诗、马灯戏新曲等多形式宣传治水。
马有龙是金牛村村民,是省优秀民间艺人、省文化示范户。65岁的马有龙精神抖擞,他告诉记者,他能把当前政府倡导的政策和农村文化相结合,既脍炙人口又通俗易懂,村民们都很喜欢听他编的曲。“我创作的《积极治五水,共建秀衢江———敲锣打鼓三句半》从当地农村现状出发,用曲唱出当下治水的紧迫性。”正聊着,老马敲打着节拍,唱了起来:“走进芝溪河,垃圾到处有,污水鱼难活,水质差!走进弄堂里,猪屎脚踩背,臭味好难闻,摇摇头!……垃圾清干净,芝溪水又清,河里鱼儿游,生态好!”马有龙说,最近他和另外三个村的文艺爱好者经常在高家等附近乡镇表演,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东不表来西不表,今天要表那一条。十八大发了号召,生态文明要搞好。五水共治要搞好,吃水事体最重要。……”在玳堰村,同样也活跃着一位民间艺人———黄玉鸿,他组建的道情演唱队多次在村文化礼堂和附近乡镇演出宣传”五水共治“。上方镇这些文化艺人做起治水的先行者、宣传员,利用节假日时间,进村入户,做治水的监督员,做治水的奉献者,积极为“五水共治”和美丽芝溪建设献计出力。余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