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乡愁采访组 杨丹萍 徐元昌 通讯员 祝玲艳
【乡村名片】廿里镇是全国文明乡镇、省首批中心镇、市经济强镇。近年来,廿里镇积极转型,全面建设现代田园式全国文明乡镇,逐梦“绿富美”。集现代农业开发、农光渔光互补光伏发电、观光休闲旅游三大产业为一体的“富里万亩水田垦造项目”于七月正式动工,全力打造农业智慧小镇。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污水管网已经启用,廿里工业功能区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工业功能区内的生态化改造项目二期正如火如荼进行......廿里镇积极挖掘人文历史,建设占地22亩的杨继洲公园、休闲大道“继洲路”,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博大精深的针灸文化
杨继洲,世界针灸学鼻祖,廿里人的骄傲。
1601年,耄耋老人杨继洲远涉山西,为巡按御史赵文炳治“痿痹之疾”。赵氏之疾百医不治,而杨继洲以其精湛技术,三针而愈,一时名扬朝野。赵文炳为了表示对杨继洲的感谢和对针灸学术的信仰,帮助出版了《针灸大成》。被列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的《针灸大成》刊行已400余年,被译成德、日、法、拉丁语等十六七种语言文字。
六二村内有一堵照壁大小的围墙,相传此处原为杨继洲古宅所在地。据传,因杨继洲举家外迁,宅院无人看管,渐渐破损,又因后人修路建房,被破坏到只有现留存的照壁大小的围墙。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份乡愁,后人们还将杨继洲中医文化搬进了文化礼堂,村里的文化礼堂同时融杨继洲针灸馆于一体,向村民们展示着针灸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原理等知识。定期邀请中医专家前来坐诊,为远近村民把脉开方。馆内,杨继洲与9位中华历代名医画像悬挂于墙上,图文并茂的针灸起源、发展简史、杨继洲之《针灸大成》与医案等收集在一起,组成一个陈列室,向人们述说着中医针灸历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六二村的村民们深受杨继洲针灸文化的熏陶,中医文化早已融入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当中。自开馆以来,每隔一个多月就有区里的中医专家前来给村民们望闻问切,把脉开方。
中医针灸既是非遗项目也是科学技术,既是文化也是乡愁。“小时候,我们就对杨继洲的故事耳濡目染。”六二村村支书胡建平说。杨继洲和他的针灸文化是六二村的血脉和根基,是村民记忆深处的乡愁,把他的事迹一代一代讲述下去,把针灸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六二村每个村民的责任和希冀。杨继洲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有中医针灸事业,还有他的医者仁心和笃学精业。
“皇伯”的传说
关于“皇伯”郑德载的故事,在塘湖村几乎无人不知,那是萦绕在村民们心头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郑德载夫妇合葬墓在塘湖水库的南面,历经450多年风雨尚保存完好,1982年,被列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着堤坝横穿过水库,眼前出现了一条破旧的台阶,石龙、石马、石猪、石羊静卧在石阶旁,带我们走进那悠远的岁月。
相传明朝时,村民郑德载专门贩米做生意,有一次他将8仓船米运往兰溪,然而一到兰溪城就遇上官兵打仗。其中一方部队因严重缺粮,官兵失去了战斗力,郑德载得知后,就把8仓大米全部送给该部队。该部队官兵吃上大米后,士气大涨,打了大胜仗。这支部队回到京都,将领升了官,没过几年就当上了皇帝。皇帝为了报恩,就专门派兵到衢州寻找当时慷慨赠米的恩人。郑德载因捐助米粮支援明军作战,立有功劳,而获皇帝册封,一时名震乡野,后被宫里的人称作为“皇伯”。他死后,棺材、金银财宝等被运回塘湖村,京兵还请来石雕师,雕刻石龙、石马、石猪、石羊,在墓正前方两旁摆放,墓庭雄伟壮观,每年游客上千人。
万嵩桥的传说
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温柔地洒在万嵩桥,几个老人在桥上逗留,桥下,几个妇人正在洗衣服。那定是一些怀旧的老人,来这里捡拾回忆。触摸桥上的石栏,伴着潺潺的流水声,思绪飘荡远方,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感受到200年前这里的喧嚣。
万嵩桥位于鱼头塘村白马溪上游,长24米,宽5米,属3孔4墩半圆形石拱桥,拱矢高4.5米,跨径5.5米,中孔龙门石上有“万嵩桥”三字行书石刻,桥墩用长条青石砌叠。据介绍,该桥建于清朝年间(1644-1911)。“原来每孔桥孔的正中各有一石雕龙头,栩栩如生,后来都被雨水或人为破坏了。”今年53岁的村民郑师傅向记者介绍。
关于万嵩桥的确切历史记载已无从寻找,只有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以及立在桥头的一块碑文,依稀向后人诉说着这座古桥的历史。泛黄的桥碑上镌刻着“大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毓秀桥碑”几个大字,以及百余人的姓名及捐款金额。
原来万嵩桥又名毓秀桥。在村里还流传着一个“三两银子卖桥”的动人故事,彰显“好男不端祖宗碗”的中华美德。据传,村里有一名寡妇名叫“毓秀”,丈夫死后留给她一笔遗产。为了方便村民生活,她几乎花光财产修了这座桥,而自己则以刺绣为生,和儿子相依为命。一次,儿子对她说:“我们往桥头一坐,只要向每个过桥人收一枚铜钱,就有享不尽的财富啊!”听了这话,毓秀心想:“我建桥本是造福乡里的一件好事,没想到儿子竟然想以桥敛财,敲诈百姓。我活着也许他还不敢这样做,等我死了之后,他要是这样做怎么办?我得想法子断了他这个念头。”第二天,毓秀便差人给知县送去一张请帖,请他到家里来商量卖桥之事。最终,毓秀象征性地以二两八钱银子,将桥卖与官府,并立字据为证。儿子知道后十分着急:“我们建此桥,已经倾尽了家产,人家当官,家中都有钱有地,您看看我们家有什么啊!”毓秀语重心长地说:“我出钱造桥是为了家乡的父老们,现在卖桥却是为了你!你要自强自立,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这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堪称一绝的剪纸技艺
塘湖村民间剪纸艺人彭鸭英的剪纸安放着一代人的乡愁记忆。“小时候,每逢过节,家里的窗户、柜子上就张贴着彭阿姨的剪纸,长大了去外面念书每每还会想起。”今年30多岁的郑女士告诉记者。彭鸭英出身于剪纸文艺之家,剪纸手艺已经传了五代。她从7岁开始学剪纸,至今已有55年。村民家中办喜事,都要请她剪些“双喜”、“万年青”、“五角星”……她的剪纸作品“龙凤献喜”、“孔雀展屏”、“梅雀迎春”、“爱我中华”等广受称赞。2009年,她的“龙凤呈祥”大幅剪纸作品,参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示会。彭鸭英全家荣获了市第四届文化艺术之家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