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光不负春古窑“复活”记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专 版 04版: 视 觉

古窑“复活”记



  徐元昌文/摄
  一年之季在于春。3月,走进三陶轩古名窑,人们被古窑制作的精细工艺折服。
  2000年,考古专家在上方葱洞挖掘出土石器、印纹陶和夹砂陶残器等遗物,将衢州的陶器制作历史推至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上世纪80年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全旺考古发掘时,发现烧制绘彩瓷器的窑址,这些窑址为宋初设置,数量近50处,是汝窑的代表。
  2014年11月,全旺镇马蹊村陶谷的三陶轩古名窑正式开炉点火。台湾陶艺家徐瑞鸿的到来,揭开了全旺沉睡多年的古陶瓷文化面纱,推动了全旺陶瓷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重新展现。
  “这里的窑址群高岭土的蕴含量很高,这里每一座山出来的原料都不同,它沉淀与积累的矿物的面貌都不一样,这样我就可以由此去发展丰富陶艺语言。”徐瑞鸿说,他要把这宋代陶人之后断开的点给衔接上去,把宋代陶瓷的精神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也就是让“陶”为“人”的价值意义彰显出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
  2015年9月,在巴黎举行的首届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徐瑞鸿带去的包括《汝窑翠鸟荷炉》在内的10件汝瓷作品,彻底征服了西方评委,在200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博览会金奖。《汝窑翠鸟荷炉》这件作品被巴黎市永久收藏。徐瑞鸿本人也获得了本届博览会唯一的“评委会特别大奖”。
  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丰富优质的瓷土资源、孜孜不倦的台湾陶人,衢江区古窑得以重新“复活”,走向了世界,点燃了本土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