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众小病不出村周末旅游大派送林业富民持续突破区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开始......我区召开食品安全会议志愿清洁家园 共建美丽衢江我区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警银协作帮助客户寻回两万现金我区农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全......七校长联袂上演示范课一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开......责任伴我成长 责任助我飞翔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专版 03版: 专版 04版: 综合

农村群众小病不出村

全区村级卫生室一季度就诊人次超13万



  本报讯“自打建起了村卫生室,出门100米就能看上病,真是方便。”4月16日,在大洲镇狮子山村卫生室里,正在打点滴的村民姚连才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今年87岁的姚连才身体还很硬朗,除了眼睛看不清,没有大的毛病。“年纪大了,有时候会头晕,要是两个月前,还得去镇卫生院,要搭车,很麻烦。现在,不用预约,不用排队,一会儿就搞定。”姚连才说。
  狮子山村居民看病越来越方便,得益于我区推行的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从去年开始,我区将原来各个村的村卫生室进行整合合并,建成如今覆盖全区271个行政村的260多家标准化卫生室,据今年一季度统计,村卫生室就诊人次超13万,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
  更让村民感到实惠的是在村卫生室也能买到基本药物了。从去年11月起,全区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所有药物都由医药公司统一配送。
  “这三盒药以前要24元,现在17元就够了,节省了30%多。”村民徐青云得了扁桃腺发炎,医生李东冬看过病后,掰着指头给笔者算道。比起药品,生理盐水节省的更多,原先两瓶普通的葡萄糖近40元,现在只需要十几元。
  买药之外,如今的诊疗费用也比以前大大减少。“村卫生室看一次病的诊疗费是5元。”大洲镇卫生院院长童文渊告诉笔者。
  “除了常见病、一般疾病的就诊,村卫生室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公共卫生服务上。”区卫生局工作人员相告,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医疗网络中的卫生“网点”,将每季度一次,走访网点内所有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村民,辅以平时电话联系和村民不定期上卫生室检查,做好村民健康档案记录,承担慢性病管理,健康宣传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村卫生室的变化不仅仅是单一诊疗模式转变为公共卫生服务并重,也体现在卫生室的所有权上。过去村医以药养医,村卫生室也归村医个人所有,而新建的狮子山村卫生室位于社区服务中心内,房屋归村集体所有,卫生室法人也是村集体,办公桌、药品柜、健康档案柜等物品由区卫生局提供,医生收入则来自诊疗费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补贴,实现村卫生室有力监管。
  为更好服务基层,区卫生局建立了全体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局机关全体干部按照责任片,每人联系七八家村卫生室,每月至少一次到联系村卫生室开展蹲点随访工作,听取广大群众、基层干部和一线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卫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村卫生室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据悉,我区今年将新建、改建这样的村卫生室50家,全区消灭卫生空白村。另外,狮子山村还将作为全区推广的试点之一,在上半年开通新农合医保报销,使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医保报销,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俞锐 张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