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灰姑娘”:传奇四百年
“钟英虽然头生皮肤病,却长得眉清目秀,还聪明伶俐,做起事来手脚勤快。天顺六年,皇上下诏选淑时,她头顶的‘癞痢壳’奇迹般脱落,现出一头乌黑油光的青丝!……”听着听着,做了村里三十多年的老会计王槐梁说道,“我们小时候就总听老人们说娘娘的事,却从不知到底是真是假,后来在这《楼峰王氏宗谱》里找到了答案!”身世传奇如“东方灰姑娘”的明孝贞皇后王钟英的存在,在这个村子里被世代相传着留在村民的记忆中,而“娘娘厅”骏惠堂的重修就是为刻深这一笔珍贵回忆而做的努力。
雨后的阳光穿过天井,照在娘娘的画像上。画中的娘娘与古代其他皇后妃子像并无差异。她戴着繁重华美的头饰,穿着细致庄严的服装,凤眼、小嘴、柳叶眉、鹅蛋脸。没有人知道娘娘真正的模样,更不知道十三岁的她经过层层筛选,从全旺到上元,由南京到京城的路上又是什么心情。娘娘十四岁应选入宫,十五岁册立为皇后,十六岁当上皇后。短短三年,人尊位极,其中的明箭与暗潮无人所知。史料记载,娘娘并非宠妃,甚至曾遭人陷害。册封诏书上写,她“委曲之下,处之淡如,是以得安”———素然终成福报,辅政半个多世纪,历经三位皇帝,娘娘由皇后成为太皇太后,寿终正寝,圆满归寂,成为楼山后村人口耳相传四百年的传奇,也成为王招福以及很多楼山后村村民所知道的第一个故事。
踏过平整细腻的青砖地,便到了娘娘厅的辕门。木制门梁上层层雕有龙凤与百鸟的图案,上书“圣旨”,在鲤鱼雀跃相拥之下,另书“钟英”二字。钟英———王钟英,那是娘娘的名字。在她生活的年代,女人的名字仅由家人亲戚知晓、叫唤。而少女王钟英成为明孝贞皇后之后,她的闺名大写于巨匾之上,昭示天下,供千万人仰观,形成奇异的比对。辕门内两侧放置了一对巨大的石鼓,青白闪闪,照物见影。四根高耸的骑门梁顶端写着“康、福、寿、宁”四字,端正大气,相传为明宪宗皇帝御笔。高抬起腿,跨过门槛,便到了厅中。厅为三进,进进圆柱粗梁,紫红油漆。虽然梁柱偶有损伤,红漆些微脱落,传说中门厅的楹联、娘娘的遗物也毁于历代兵马,但娘娘厅气魄仍在,风姿犹存。
1987年骏惠堂被列入衢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审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槐里传芳”、“淛水名宗”,说起题在堂前牌坊式台门上的文字,王槐梁和村支委王招福颇有自豪感,“娘娘姓王,我们村里70%的人也都姓王,这‘槐’呢,就指的是我们王姓总宗堂的‘三槐堂’,‘槐’就是指‘王’家。”
骏惠堂点点滴滴的手工艺如同王皇后柔婉秀美的品性,是对她丝丝贤德善良的感怀与追忆,构成了楼山后村民一份不可磨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