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仪/文 徐元昌/摄
衢江区第四届十大爱心模范特别荣誉奖
衢江籍“9.3阅兵”参阅官兵集体———衢江好男儿扬我国威
柴宏玮、周闻正———高速路上的暖心援手
张玉恢———在传承中续写传奇
衢江区第四届十大爱心模范
太真乡竹埂底村见义勇为集体———不言不弃大爱无边
刘枝群———18年坚持以诚信创业界品牌
余成———救助生命点亮“心灯”的医者仁心
陈爱霞———柔肩担情义20年守望家庭希望
柴元才、王忠维救人团体———在暴雨连环车祸中传递人间温暖
毛剑霞———高铁上的“最美援助”
杜建东、何剑锋、王红明———警民合力演绎绝地救援
邱明星———微薄绵力诠释敬老深情
邵赛英———红旗一角下的“助残”精神代代传
徐旭云———做好阳光执法“招牌菜”
衢江区第四届十大爱心模范提名奖
毛师花———耄耋老人二十年“爱心早餐”温暖乡邻
李连寿———企业家十一年孝行反哺桑梓
赵为———刚柔并济维护正义的铿锵玫瑰
饶胜男———“80”后海归的“电商”情怀
廖文岳———六旬木工爱发明老式公益绽新颜
卢贤妹———慈孝八载侍翁婆
张弛———智救落水母子的好少年
胡燕———热心公益传递正能量的“爱心天使”
钱土倪———“烂脚”老人的七旬保姆
廖富平———春寒料峭三下衢江救人的好民警
寒流驱不走人间如春的暖意,以心中的景仰之情点燃舞台的灯光。
1月8日上午,“最忆乡愁·最美衢江”暨衢江区第四届十大爱心模范颁奖活动在区会议中心拉开了盛典的帷幕。荣光的奖杯与掌声中满盛感激、敬意与祝福,为新一年中涌现出的“爱心标兵”们倾情献上。
典礼开场、灯光流转,音符与身姿跃动,从舞台的时空间流淌出脉脉衢江乡韵。
古色建筑布景里,绿裙粉裳、水袖蓑衣,一颦一簇间,是青峰烟雨。歌舞《守望家园》、《乌溪江畔我的家》让人似临其境,如畅游衢江山水;男子群舞《谷雨祭牛》与女子群舞《月下编席》,水乡田野、葱竹朗月,耕种与手工的再现栩栩如生。配合着表演,孟姜黄甲山塔、楼峰骏惠堂、盈川杨炯祠等“乡愁记忆点”现身大屏幕,好山好水好地标,自古及今好一幅生活景致。
景致在自然,在人文民俗,在美德风尚。省级非遗《十番锣鼓》民间乐器错落摆开,锣鼓明快、弦乐悠扬,气势恢宏中絮语世间百态;“丑恶真善美,尽在股掌间”,表现莲花泥塑技艺的舞蹈《泥人印象》活泼诙谐,让人不禁莞尔;民俗演唱《绣花鞋》柔绵女声中吟出了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什锦坐唱道出《中华孝道》,强健快板讲述着《爱心模范风采录》,朗诵深情歌颂《爱的力量》……舞台上的演绎与大屏幕影像融合的文艺演出令人如痴如醉。
灯光暗下,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第四届十大爱心模范特别荣誉奖和第四届十大爱心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的故事被一一以影像与旁白的方式讲述。杨继洲针灸非遗传承人张玉恢,高速路上的暖心援手柴宏玮、周闻正救人团体,衢江籍“9·3阅兵”参阅官兵集体,太真乡竹埂底村见义勇为集体,爱心早餐温暖乡邻二十年的毛师花……天安门前,高速路上,河流之中,山坡之上,农场的黄土里,工厂的机器下,自家的门口,他家的桌前……在那些危急的、凝重的时刻,也在那些平凡的、日常的时间,影像里的男女老少们行动着,恪守着一份良心的信念,似是深入骨髓中的下意识反应。助人为乐、勇于担当、守信践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一幕又一幕的场景闪过,展现了一幅人世间真善美的生命画卷,温暖着、感动着舞台下的你我,为衢江古道乡愁增添了一抹最美的精神底色。
为什么国外硕士毕业,却高薪辞职回家乡来干农业?“因为衢江是我的根,我想在这里和父母一起做事业,农业是国家的根,我想为家乡放心农产品品牌建设贡献一点力量。”80后海归周家乡淘果园家庭农场主饶胜男答。浮石小学的爱心助残小分队为什么能够二十多年坚持下来?“其实孩子们都是纯真又善良的精灵,每个孩子心里都存在着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我们老师对孩子给与足够的关心、关注,那么那份力量就会一直伴随他们成长,就能将爱心一直传递下去。”浮石小学老师邵赛英答。车子侧翻在高速路中间,还随时有爆燃的可能,当时不担心安全问题吗?“当时情况很紧急,来不及考虑,脑子里只有两个念头,第一个是救人,第二个是按交通规则救人。”区人民法院的柴宏玮和周闻正答。有再多的顾虑,都抵不过一份简单念头的力量,敌不过一颗跳动着的心脏的热量。
不同的面孔,来自各行各业,共同呼吸着乌溪江的氤氲水汽,乘着时代的新风。他们在我们中间,手里接过同一个名为“爱”的奖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点燃一盏盏明灯,照亮着通向未来的路。新的一年凡人善举依然频频涌现,“最美”现象层出不穷,“最美”在衢江已然是一种新的“乡愁”。“内心里说不完的感慨,万水千山传递民族的情怀……”一首尾声歌舞《美丽中国》为颁奖典礼作出了总结,中华美德自古承来,最美的乡愁在山水之外。爱心汇聚,感染着彼此,共同奏响衢江最美时代强音,朝着伟大的中国梦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