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3月14日,记者来到全旺镇中心小学,在该校的陶艺教室里看到,一个个初具造型、颇有创意的陶艺作品摆在桌面上。从最普通的杯、碗、盆、瓶到风格各异的人物、动物、装饰品,大大小小的陶艺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陶艺课上,老师和孩子们做出来的。”该校教师王珊珊介绍。
一块或白、或黄、或黑的陶土,经过揉土、制坯、修整、烧制等环节,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种艺术品。看似简单的陶艺,其实有着复杂的过程,其中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和考验心性的艺术。今年新开学,全旺镇中心小学就将这一门传统手工艺引入课堂,成为了该校的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陶艺教室中体验美好的制陶艺术。
“之所以取名‘乐陶陶’,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专业课以外有另一番收获,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记者发现,陶艺教室的布置也颇具匠心,陶制的洗手池、木制的展示柜、专业的制陶工具……浓厚艺术的氛围扑面而来。
这间陶艺教室有一个大型的陶艺制作台和5个陶泥拉坯机,预计5月初,还会添置一座陶艺烧制窑。学校还专门成立了陶艺社团———“乐陶陶”。每天傍晚的体艺活动时间,社团的孩子们会跟随王珊珊学习陶艺制作。每周还有一节特殊的美术课,让全校的孩子在教室里开展制陶的基础步骤。
王珊珊以前学过雕塑,但对陶艺也是从“零基础”摸索。“以前就觉得陶艺是个抽象的概念,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很多。”她说。一件陶艺作品从揉土开始到成品并不简单,为此学校特派她前往丽水学院学习培训。
王珊珊说,陶艺教学的构想从上个学期就有了,校长刘国宏希望发展一项普及和兴趣兼顾的课程。假期,校长带领部分老师前往丽水市小梅镇中心小学参观学习。台湾制陶大师徐瑞鸿的“三陶轩”工作室来到全旺后,这个想法有了更好的支持。在上个学期的美术课中,学校就有意加入了陶艺的元素,从最简单的“什么是陶艺”开始,然后捏土、造型,老师们慢慢带领学生走进了这门艺术。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许多孩子从美术课堂普及转为了一项兴趣,全校有30多名学生加入“乐陶陶”兴趣班。
四(1)班的曾周颖是兴趣班学员之一,她和小伙伴们在制作中尽情领略陶艺的魅力。“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喜欢这种感觉,有点像小时候捏橡皮泥,但是比那个复杂得多。”“爸爸妈妈都知道我参加了陶艺兴趣班,他们很支持。”“很多作品都失败了,但是看到成品后很有成就感。”……兴趣班几位小学员七嘴八舌地讲述制作陶艺的感受。
据该校校长刘国宏介绍,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一直遵循“以特色兴校,促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陶艺课自开展以来,学生们兴趣浓厚,这门指尖上的艺术为他们开辟了一个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新天地,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徐婷 余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