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针灸创新发展试验区”研究项目课题组来区调研
挖掘针灸文化 打响针灸康养品牌
本报讯12月10日至12日,“中国中医针灸创新发展试验区”研究项目课题组来我区专题调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局副主任、总经济师陈文玲,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国经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韩易虎等专家参加。副市长陈锦标参加座谈会并致辞。区委书记吴江平介绍衢江区基本情况及“中国中医针灸创新发展试验区”设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朱素芳主持座谈会,区领导吴德生、袁亚平、曾有仙、邓荣海、巫建民分别参加现场考察或座谈会。
课题组先后来到江心岛、石学敏院士工作站、莲花镇省级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徐瑞鸿“三陶轩”古民窑等地,现场考察我区放心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等情况。在杨继洲针灸馆,专家们仔细聆听杨继洲的“针灸故事”,细细查看馆内珍藏。“衢江有悠久的针灸文化,要好好传承和发扬,让针灸文化走向世界。”大家表示。在澄碧如镜的九龙湖上,专家们被眼前的美景所折服。“这里的水质常年保持华东地区最好的Ⅰ级地表水标准。”吴江平介绍。“青山绿水间,让人心旷神怡。”大家纷纷感慨,“衢江的生态环境之好令人赞叹。”
座谈会上,吴江平说,衢江区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标准、高要求推进“五水共治”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深化八大体系建设,按照G20峰会标准持续推进放心农业发展。
“习总书记要求浙江勇立潮头,浙江提出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标杆省份。到了全面小康时代,人们追求的就是健康二字。”吴江平说,衢江有着得天独厚的针灸文化底蕴,中华针圣———杨继洲广为人知,《针灸大成》是明朝以来四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衢江要进一步将杨继洲针灸做大做强,打响“针圣故里”、打造“针灸圣地”,以针灸为“魂”串起“五养衢江”,打造健康之城。吴江平表示,衢江要召开世界针灸康养大会,成为推动中医针灸发展的窗口;要举办针灸比武大赛,成为世界针灸的比武平台;要建立针灸博物馆与中国杨继洲针灸医院,把中医针灸文化沿着“一带一路”传扬出去;要建立杨继洲学院,让年轻人传承针灸文化;要建设世界针灸创新发展合作中心,全世界研究中心可以到这里设分院,共享中医研究成果;要建针灸研究院,研究针灸标准化问题,吸引全世界技师来衢江考试。
陈锦标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课题组一行的到来。他说,近年来,衢江区为针灸康养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中医针灸创新发展试验区”研究项目课题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不仅符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更契合衢州的实际和愿望。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将针灸与康养统筹开发,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医疗机构,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将它作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其成说,这个项目研究以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衢江区挖掘针灸文化,打响“杨继洲针灸康养”这一品牌,致力于打造康养之城,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要争取打造成“健康中国建设”的衢江样板。
陈文玲说,衢江区是一方生态康养福地,也是一个中医药传承发展要地,发展针灸健康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杨继洲针灸是中华医学的瑰宝,要让它在新时代放出光芒、放大效应,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这个项目研究可以做出文化、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力。要将地方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相对接,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要规划先行,做好整体谋划、分步实施;要创造稀缺价值,继续发展放心农业,争取集聚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要将推进针灸文化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建设等有机结合,推动衢江加快发展,让更多针灸名医大家在这里找到归宿感。
课题组还观看了《针圣故里》宣传片。
金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