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 撸袖前行
01版: 一版要闻 02/03版: 两会特别报道 04版: 综 合

蹄疾步稳 撸袖前行

———代表委员风采(一)



  编者按:他们深入基层,聚民智、汇民愿;他们尽心履职,述民情、发民声,他们是活跃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件件关乎发展、惠及群众的议案和提案,无不凝聚着他们殷殷为民的拳拳之心。在衢州市衢江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衢州市衢江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本报特推出“代表委员风采”系列特刊,敬请关注。

  

  专注实业 不忘初心

  人物名片:区人大代表、仙鹤股份常务副总王敏岚
  王敏岚,衢江区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衢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企业家,她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引领,以追求卓越绩效考核为标杆,勇于创新、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浙江仙鹤特种纸有限公司已发展成目前中国产能最大的特种纸生产企业,现拥有21条造纸生产线,2000多名员工,年产值达20亿。2015年公司改制为“仙鹤股份有限公司”,决心再经过三年的努力,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员,为实现“百年仙鹤”打下重要的基础。
  在公司管理上,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基本理念,以ISO9000为抓手,以生产现场5S为切入点,在公司推行“集约化生产、精细化管理、高新化创新、品牌化带动、国际化拓展、信息化推进”。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已通过FSC森林认证、QC认证和计量认证,先后获得首批“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转型引领示范企业”“浙江省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等荣誉。公司总产值及纳税额连年名列全区首位,市前十强,并获得市长质量奖,2016年被列入省“三名企业”名录。
  王敏岚深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极其重要,企业应该积极反哺社会,在服务民生中尽自己的一份力。投入巨资建设环保设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积极打造“家文化”,让干部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2012年,东港精装修的职工安居小区———仙鹤茗苑投入使用,使企业员工倍感“家”的温暖。除此之外,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资助当地建设,为受灾群众、智残学校、樟潭敬老院捐款,慰问衢江武警官兵,为樟潭中学赞助电脑十余台; 她还是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区爱心联盟协会副会长,积极支持和参与爱心事业。 陈青霞 方飞燕

  倾情创名校 笃志育英才

  人物名片:区人大代表、衢州三中校长沈信民
  2016年,衢州三中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荣誉,被评为“浙江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浙江省地理学科基地学校、衢州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首批)暨衢州市“最美学校”,成功创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一级站,被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分会特聘为浙江省省级联络处(省内唯一),创办民办信安中学。
  衢州三中的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校长沈信民的努力。同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始终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尽心履职为人民。
  沈信民坚持调研,听取民情民意,重点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心声、愿望,为衢江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几年前,他发现到沈家读书的学生坐车不方便,就向上级反映,推动公交公司开通公交车,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为进一步推动衢江区教育事业发展,在他的推动下,经市教育局批准,衢州三中与浙江省盐业集团于2015年联合创办衢州市信安中学。通过他的努力,信安中学目前已招收普高学生2个年级共9个班级,发展势头良好。
  他致力于学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开展特色教育。学校努力优化育人模式,积极开发校本样化课程,坚持“以体艺、书法为特色,激发潜能、和谐成长”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了“科技领域、文化领域、体艺领域、心理领域”四大课程群,推进了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满足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习需求。
  他致力于让更多孩子享受“名校”优质资源,始终将提升办学质量与代表履职结合在一起,力争将三中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高中。2016年高考,学校成绩再创新高。高考报名794人,第一批共上线384人,稳居全市第二。学校成为2012年以来全市唯一一所高考重点人数持续攀升的重点中学。
  陈青霞

  乐为群众干实事

  人物名片:区人大代表、莲花镇耿山村支部书记林祖福
  林祖福,衢江区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会议期间积极发言,休会期间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履行责任,每年都被区人大常委会评为履职积极分子。
  作为村支部书记,林祖福工作扎实,为人和气,在他的带领下,村级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在他的带领下,耿山村村两委干部为村民办成了一件件好事、实事。古楼底自然村道路硬化、粮食提升工程道路硬化、乡村旅游工程道路硬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自来水工程建设,确保“清水进得来、污水流得出”,开展“五水共治”,芝溪河道清淤1.1千米,铜山溪河道清淤1.3千米,渠道清淤3.2千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2年的1万元增加至目前的28万元。
  近年来,耿山村利用紧邻现代农业园区的优势,鼓励村民发展草莓、西瓜、葡萄等现代农业,尤其是2013年4月浙江名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耿山村,流转土地700余亩,投资1350万元建成独具行业特色的“白鹭林蓝莓庄园”,并注册成功“白鹭林”商标,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耿山村及基地周边农户300余户发展水果种植,农民年增收300余万元。
  “只有村民真正得实惠了,村支书才合格。”新的一年,耿山村要大力实施优质园地开发项目,总面积70亩,涉及农户60户左右,目前挖机已进场施工。“农民能在家门口发挥特长种植放心农业,大家都说政策越来越好,我们村干部干起来也有劲。” 方成瑜

  百姓冷暖系心中

  人物名片:区人大代表、杜泽镇文林村村民主任吴志庭
  春节前,杜泽镇文林村村民主任吴志庭自费置办了大米、棉被等春节慰问品,送到村里60周岁以上的村民手中。他为村民送春节慰问品已有12年,除了大米、棉被外,贫困家庭的老人还会收到新年红包。“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村里的老人感受温暖,开心过大年。同时也是一种爱心传递,在村里营造尊老爱老的氛围。”吴志庭说。这次的资助总额达7万余元,送出大米480袋、被子150条、新年红包52个。
  一直在外创业的吴志庭,10余年来坚持每年拿出一笔资金,在中秋、春节等节假日,为村里老人和贫困家庭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2014年,吴志庭还与社会爱心人士戴阿陆发起成立了文林村“志庭阿陆红十字博爱基金”,铺底资金4万元,由区红十字会运作,用于对文林村6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遭遇突发事件急需帮助的村民进行救助,至今救助了近60名村民。
  吴志庭在衢州创办了实业,一直住在城里。为了摸清民情,他坚持每周不少于回村两次,走访选民,了解诉求。哪家有困难,他都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下司自然村孤寡老人叶凤兰没有劳动收入、江帮兴老人没有经济来源等,吴志庭积极为他们争取低保;盈里自然村因历史原因,村道一直没有硬化。面对村民的期盼,在村集体无积蓄和项目资金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吴志庭和村支书胡伟良商定,各垫资15万元,完成了村道硬化。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吴志庭时刻充满激情,做好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全省开展“三改一拆”专项行动时,文林村共有9处违章建筑,面积2835平方米。吴志庭一次又一次走进他们家中,听诉求,解难题。身有残疾的村民徐某家270平方米的生猪养殖用房属“两违”必先拆行列。徐某母亲患心脏病,还有一个未成年儿子,家庭经济困难。通过和徐某及他母亲的倾心交流,终于让其明白违建必拆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慢慢解开了他们的心结,最后同意自拆。之后吴志庭又马上着手联系中介出售生猪,同时把村里空闲房用来安置母猪和猪仔,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又找来帮工协助拆除。 徐婷

  倾心为民谋发展

  人物名片:区人大代表、全旺镇岩头村村民主任周立新
  平坦洁净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水清岸绿的河道……走在全旺镇岩头村的村间小道,美丽整洁的乡村环境令人心旷神怡。从正月初六开始,村民主任周立新就忙着组织开展村庄环境大整治行动。“村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大家生活也会越来越舒适。”周立新拿起扫帚,加入到清洁家园的行列。
  2005年,周立新开始担任村民主任。一上任,他就在思索,如何为村民办实事,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作为区人大代表,他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了解村民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努力做群众的代言人。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周立新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村民的支持下,开始大胆探索土地流转工作,增加村民收益。结合区委、区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岩头村连续引进三家农业企业。好德果业流转土地350亩,宝旺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亩,晟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亩,村民们既能得租金,又能赚佣金。
  完成截污纳管、修筑水泥路、接通自来水……周立新想方设法,争取上级支持,一点一点提升村庄环境,改善村民生活条件。随着采摘游、农家乐等的兴起,岩头村也凭借良好的环境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村民收入大幅提高。”周立新很欣慰。村里有幢建于清中期的曾氏古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前年和去年,在区农办的支持下,村里对曾氏古民居进行修缮,现在已经完成一半的修缮工作。”周立新说,今年,争取完成剩下的修缮工作。届时人们可以前来参观,一饱眼福了。
  周立新更时刻关注特困群体。村里有名11岁孤儿,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去年,周立新带头为其捐款,帮助他渡过难关。在他的积极带领下,村民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捐款3000多元,让他能安心上学。 金露茜

  身先士卒作表率

  人物名片:区人大代表、上方 镇依岙新村党支部书记祝瑞炎
  2010年高票当选为上方镇依岙新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又高票连任,祝瑞炎是一位敢作敢为认真干事的好支书,也是一位优秀的人大代表。
  他积极履职,铁齿建言,做百姓权益的代言人。一年来提出了10余条具有建设性的议案建议,其中《关于有序推进上方镇钙产业整治提升的建议》 被评为区级优秀议案。他积极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每季度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做好4600以下贫困农户动态核查,落实长效帮扶,实现全面帮扶到位; 参加代表接待日活动3次,接到钙产业整治、集镇管理、河道采砂等问题3个,落实交办反馈,办结率100%;推动依岙新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村庄卫生保洁实现专人管理,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道路硬化、高标准农田提升等各类民生基建工程建设完工,基础设施得到显著加强,2016年4月被区委评为百名好村干部。
  他深入调研,铁面监督,做政府工作的推动者。一年来,他参加代表视察活动6次,“五四三”工作督查4次,走访农户200余户,企业40家,专题调研2次,专项评议活动2次,发现问题21处,及时反馈给镇政府相关职能办公室,全部落实了整改,为上方镇“五四三”工作全区名列前茅、14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部建成、区域断面水质连续12个月监测达标、集镇整治成效明显、杭新景高速建成通车、镇村面貌大为改观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他身先士卒,铁肩担当,做转型战场的真勇士。作为依靠钙产业谋生的企业家,在上方镇钙产业整治提升工作中,他顾全大局,面对数百万的经济损失,他带头拆除厂房,苦心劝解,自己及亲戚所属5家灰钙企业全部第一批签约,第一批关停,更是带动了身边一大批企业关停,为打开整治局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难度更大的重钙整治,又是他不顾自身损失带头关厂,带动8家企业签订关停协议,占了全部40家整治企业的五分之一。 方成瑜

  责任担当助企发展

  人物名片:区政协委员、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哲泉
  1999年,大学毕业的曾哲泉进入杭州娃哈哈集团上班。2008年9月,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成立,曾哲泉被任命为总经理。
  作为公司当家人,曾哲泉深知肩上担子重、责任大,他事事率先垂范、处处身先士卒,时刻发挥领头作用。
  公司创建时,为尽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曾哲泉每天泡在工地上,亲自把关,监督工程进展和施工质量。有一次,一批建筑用材在半夜十二点才运到工地,这批材料次日就要使用。曾哲泉闻讯后立即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工地,仔细检查材料质量。
  凭着扎实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新公司只花了6个月,就完成基建和设备安装,并顺利投产。
  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公司业绩年年攀升。201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5874万元。投产至今,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实现利税4.8亿元。
  在家人的眼中,曾哲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每逢节假日,他要么在加班,要么陪员工过节。在员工的眼中,曾哲泉如亲友般亲近,没有一点领导架子。员工生病了,他会去看望;员工遇到困难了,他会帮忙解决;公司组织活动,他会积极参加。
  有一次,公司生产车间一名操作工突发脑溢血昏迷,因家贫无钱就医,只能躺在床上。曾哲泉闻讯立即带人把他送到医院,并带头为他捐款,号召大家献爱心。他还多方协调,向集团公司工会、区总工会申请困难补助。最终,他募集到7万多元善款,解决了该员工的燃眉之急。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员工以公司为家,公司就要把他们当成家人关心。”曾哲泉就是这样以人为本,关心员工,把公司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让团体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金露茜

  企业文化
  也是生产力

  人物名片:区政协委员、浙江衢州星月神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方顺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衢江经济开发区的浙江衢州星月神电动车有限公司厂房里,一排排整齐摆放着的电动车之间,员工们来回忙碌着,公司通过兴办商学院,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了职工力量,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
  浙江衢州星月神电动车有限公司2011年在衢江注册,是中国星月集团下属一家独立的专业生产电动车的子公司,员工总数达1000余人,年产50万辆电动自行车及200万套电机项目,总投资50300万元,用地面积116亩。公司拥有整车厂、电机厂、车架厂、电器厂、烤漆厂等完整的生产链,是行业电摩标准的制定企业之一。
  “我们从永康来到衢江,就想在此好好立足生根。要想不被如今日新月异的市场淘汰,我认为尤其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团结一心,不断加强学习。”公司董事长应方顺说,企业创办商学院,就是以文化凝聚人心,留住“过客”,成为“归人”。
  星月神商学院于2013年5月14日开班,初期是一个将员工培训、文化生活和工作表彰结合起来的平台,每月一次。今年5月31日,商学院成立了教务组,组建了讲师团。从7月开始,商学院每月开设两堂课,15日面向管理层、30日面向员工,中层管理者人人都要轮流讲课,去台湾健峰企管学院学习后也要把外来的新鲜空气带到课堂来。此外,外聘杭州、上海、本地管理学校的老师及业内知名培训师讲课,还有员工自身经验介绍、交叉培训等形式。
  说起星月神商学院的效果,应方顺说,文化氛围润物细无声,放远眼光,收获在点滴之间。“以前,各部门之间除了工作上要接头才有些联系,互相见着了也不打个招呼。有些刚进来的新员工,走廊上瞧见董事长也沿着墙根低着头走过。现在,有了商学院这个平台,大家都是聚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同学’,各部门之间联系增多了,感情加深了,大家的精神面貌变了,越来越感觉到‘同学’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陈青霞

  躬身履职为民代言

  人物名片: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衢江支社主委、区农业局副局长王美琴
  王美琴于1988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一直在区农业局工作,衢江区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常委、衢州市第六届政协委员。近年来,她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所在支社先后荣获九三学社浙江省先进基层组织,本人获得九三浙江省先进社务工作者等,连续五年被评为区政协优秀委员。
  王美琴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成果明显。她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撰写出了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关于加快库区产业提升,帮助库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建议》《衢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与建议》《关于我区发展放心农业的几点思考》等7篇调研报告先后得到了区领导的批示,为我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添砖加瓦。她关注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积极撰写社情民意,几年来,共撰写社情民意30余篇,其中关于提早落实种粮补助,让种粮户安心种粮的建议被社中央采用,关于加快秸杆综合利用的建议被市政协采用等。
  她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参政议政成效显现。共向市区两会提交大会发言15篇,提案20余篇。其中获优秀提案3篇,优秀大会发言性3篇。2015年提交的关于加快在衢江区设立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建议,当年市交通局就在衢江区安排设立28个公共自行车站点,2016年提交的关于完善县级以下公务员职级晋升制度的建议,7月份,市人劳局与市组织部联合形成了关于县级以下公务员晋升制度的相关补充,解决了部分选调公务员或参公人员的职级晋升难题。陈青霞

  为劳动者保驾护航

  人物名片:区政协委员、民革衢江总支副主委、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胡晨
  始终不忘政协委员身份,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仗义执言,为改善社会民生事业积极建言献策。担任区政协委员6年来,胡晨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作为一名人力社保工作者,胡晨长期奋战在劳动仲裁一线,她擅长利用法律“尖刀”,为各类人事劳动纠纷对症开方; 担任区政协委员期间,在参加各种座谈会、听证会、征询意见会上,她屡次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大声疾呼。
  2013年担任区就业局局长后,胡晨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上,想方设法助推就业。她积极做好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提升创业园的创业孵化功能。努力搭建招聘平台,举办“劳务招聘夜市”“企业招工服务月”“送岗位下乡”“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强化返乡农民工创业平台建设,帮助近500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最近几年,胡晨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在大会上作《破解招工与就业“两难”的几点建议》《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城乡公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言,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2011年,她在大会的《规范破产程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言,因为贴近实际、涉及群众核心利益,得到区领导高度重视,对规范我区企业破产程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去年5月份履新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后,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胡晨继续致力于社会民生事业的改善,并在护航G20杭州峰会工作中获得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在不同的岗位上,胡晨始终牢记政协委员的身份,关注社情民意,主动担责、仗义执言,演绎着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曾荣获“浙江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先进个人”“衢州市巾帼建功标兵”“衢江区G20峰会维稳安保先进个人”“区优秀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方冬

  一名政协委员
  的“执着”

  人物名片:区政协委员、民盟衢江区支部主委、区实验小学校长马建红
  马建红是区实验小学校长,二十几年如一日长期扎根教育第一线,在“有情、有意、有为,当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信念之下,她始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关注,她多年坚持为民生事业的发展鼓与呼。
  因为履职优秀,在省人大第一次增设代表履职发言议程时,她成为全省第一位在人代会上作代表履职发言的省人大代表。她连续3年为提升全省中小学校操场跑道质量不断建言,得到省领导的高度关注,最终建议被纳入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并得到有效落实。在区政协“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小组”活动,积极担任垃圾分类民主监督小组组长,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监督活动,并根据调研与监督的情况,对区委区政府提出整治建议。二孩新政实施以来,她在省、市、区级两会中,一直就“如何缓解未来几年生育高峰期对教育带来的冲击”问题的解决提出各种建议。
  围绕我区近年来“发展中医针灸打造康养之城”的战略目标,她多次就“中医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年的省十二届五次人代会期间,她结合针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面实施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建议省政府扶持衢江这样的生态功能区做好中国中医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支持帮助衢江加快健康产业发展,使健康产业成为生态功能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递交了“关于加大推进衢江区杨继洲针灸产业发展的建议”等5个代表建议。徐婷

  仁心守护不离不弃

  人物名片:区政协委员、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护理部主任、市级名专家邵亚莉
  邵亚莉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她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忱,踏实勤奋,凭借着对护理事业的挚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一名专家型人才,她却总是谦虚地说:我其实很平凡。
  作为护理部主任,邵亚莉希望病人在医院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她积极向浙二医院学习取经,大胆创新,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推行优质护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以往常常看见护士们整天忙得一团糟,而患者经常还会因护理服务不到位,对护士们抱怨颇多。现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每个护士只需服务8到12名患者,一个病人从住院到办理出院,都由一个责任护士全程服务到底,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护士也有了更多时间为病人做心理护理。
  在完善护理工作的同时,她也非常关心下属,不仅常常与护士们沟通,还每个月与护士长谈心,也要求护士长多与护士沟通,谈心。当她了解到护士身体状况不佳,她会主动提出让其休假。在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搬迁至新院区后,她了解到有些护士因为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上班路途遥远,主动提出将原来的7点半到医院改为8点。但是护士们还是7点半准时到岗,为病人做好晨间护理。因为有了这样的护理部主任,护士们更加爱岗敬岗。“以前病人都是送锦旗给医生的,现在也常有病人单独送锦旗给护士,看到这些改变,我为护士们感到自豪与欣慰。”邵亚莉说。
  邵亚莉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积极开展护理研究工作,主持省、市、区医药卫生课题多项,发表论文7篇。参与编写高职高专护理教材《临床心理护理》《实用护理科研训练》。荣获衢江区优秀妇女干部、衢江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胡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