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热心 大爱至诚
———记2016年度浙江省“最美家庭”陈霞一家
男主人短发清爽,前庭饱满,皮肤黝黑。端坐一旁的女主人,梳着干练的马尾,戴一副窄边眼镜,笑脸盈盈。茶案前,站着一个瘦瘦高高,伶俐活泼女孩。近日,记者在“最美教师”陈霞家中看到这样一张全家福。这一家人在不久前成功入选2016年度我省“最美家庭”。
夫妻双获最美衢州人
最美衢州人评比活动自2012年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评比活动。这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在三衢大地广泛流传,逐渐带动群众向美、向善,凸显出“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价值观。
向美、向善之心会推己及人,关爱、帮扶之举会传递爱意。曾经,陈霞因爱与责任,挽救了学生一家三口的生命,并因此荣获首届“最美衢州人”称号。而今年陈霞的丈夫徐建新,凭借为患病学生到处奔波筹措医药费的善举,被评选为第5届“最美衢州人”。善举感染最亲近的人,大爱铸就一颗爱心,陈霞家庭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爱的感染力、善的影响力。
“‘善意需要被提醒’,其实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感染他人,也在于塑造施善者。‘最美家庭’与‘最美个人’等一系列传播正能量的活动,就是在宣扬中提醒善意。正是如此,爱与责任才更加彰显其价值,更深入人心。”陈霞对于向善、行善如此感悟。
善行、善意会传染
日前,这个“大爱”家庭又传喜讯,陈霞一家荣获2016年度浙江省“最美家庭”。同时,记者从区妇联了解到,我市已经将陈霞家庭成功推荐入围2016年度全国最美家庭评比。
每当提起善行,陈霞总会说:“当年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况且救人的事迹也过去好多年了。其实,我们家能评上省‘最美家庭’,大多是建新的功劳。他为救治患病学生杨思慧,在学校带头捐款。并在征得市区教育局同意后,一一走访熟悉的学校,前往市区36所中心小学、幼儿园“化缘”,筹得善款51余万元。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乡镇、团委、妇联、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等纷纷伸出援手,杨思慧最终在杭州中医院成功得到救治。”
面对荣誉,丈夫徐建新却最要感谢妻子陈霞,他说:“我一直十分钦佩陈霞的认真与坚持,我在她身上学到了与人为善的真诚与一以贯之的坚韧。之前,也是她在我四处‘化缘’碰壁的时候给我鼓励与支持,并和我一起商议筹款的事情。可以说,是她领我走上行善助人的道路。”
同时,徐建新也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当校长以来,主动和彩虹计划、麦田计划、衢州爱心联盟对接,为40余位贫困学生对接了长期资助项目,2012年加入20仁爱志愿者服务者团队(合法慈善组织),每年二期活动,他都参与捐款,每次至少捐款500元,除了捐款,他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多年来利用休息日他和志愿者团队一起到云溪、高家、上方、灰坪走访慰问学生,去年暑假还去了江西横峰义门小学,走访慰问10余位贫困学生,个人累计捐款6000余元。
谦和低调家风代代传
陈霞家庭是一个教师之家。丈夫、妻子及妻子的外公、父亲、叔叔、弟弟都是老师,为人师表的责任感、见义勇为的热心肠已是陈霞家庭的家风、家训。
“当老师的,开口就是为了教孩子学知识、懂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做比说重要。”这是同样作为老师的外公常挂在嘴边的,夫妻俩一直把这句话牢记心上。
他们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女儿欢欢10岁,上小学3年级,书法比赛得了金奖、作文得了8颗五角星、体育得了50个奖牌……女儿从学校带回来的喜报一个接一个,身上却看不到一丝骄傲,也没把爸爸妈妈当作炫耀的资本,“班里比我成绩好的同学可多啦,比我体育好的同学也可多啦,比我字写得好的同学也有的!”面对夸赞,她很谦虚地脱口而出,谦和低调的家风已经传承到了这个孩子的内心深处。田书豪 翁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