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2018年,是衢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周期的首战之年。衢江区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贯彻落实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推动“市区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立足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在区委领导和四套班子全力推动下,全区上下积极行动、点线包干、挂图作战、全员参与,创文工作轰轰烈烈开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设立了法治、政务和生态、活动、市场、建设、人文等专项小组,由各分管区领导担任专项小组长。区委书记、区长每周轮流检查创建工作,督办交办问题。
部门联动
在创文过程中,衢江区实行市区联动联合,各部门积极配合,在全区广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公共设施整治、小区环境整治、背街小巷整治、犬类整治、网吧环境整治、市场专项整治、“六小行业”整治、待建空地整治、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建筑工地整治、志愿服务提升等“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项目推进
衢江区针对城区基础设施落后、非机动车管理、小区物业管理、“五小”行业管理等重难点问题,认真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力求在重点问题上抓出成效、有新突破。
自2014年开始,全区就有序启动“荒改绿”城市景观提升工程,目前已改造“荒地”约27万平方米。2018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区住建局和区建投公司通力合作将方案提升,在以往播种草籽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增加了花籽播撒,盛开的鲜花提升了城市绿化景观,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2018年8月,衢江区同步推进路线“上改下”梳理规整工程,并通过“三线合一”的新技术,减少电线,清除沿线多余电线杆,重还一片清爽蓝天。城区振兴中路及一巷、二巷,东迹大道三巷的“上改下”工程均在三个月内完成。
2018年6月12日,衢江区启动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振兴路分段封道,工程有序完工,为市民打造畅捷的道路网络。道路改造既是便民所需,也是城市扩容提质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改进城市道路交通环境,2018年,衢江区累计施划交通标线9.4万平方米,新增单行线9条、新装隔离护栏43公里、慢行一体化路口改造12个。
2018年,衢江区新建临时停车场10个、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7769个、施划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线9.85万米。
根据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衢江区成立4个专项治理小组,对城区85个小区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有效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营造了良好秩序,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果。
楼道是社区居民回家的通道,是邻里情感交流的平台,也是小区文化宣传的载体。衢江区率先在35个小区建设一批特色楼道,通过丰富的楼道文化点亮了小区文明。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文明的窗口,衢江区大力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文明衢江新风貌。
全区建立区领导和部门挂联小区、道路制度,推行街长、路长制,开展周一清扫日及周一至周五主要交通路口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按照四定原则(定点位、定时间、定人员、定职责),努力形成规范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联动的服务运行体系,有效推动创文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开展。
全区集中开展“组百团、进千楼、访万户”志愿服务行动,所有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联姻结对,在职党员全部编入结对小区、片区网格组成的116支志愿服务队,一名党员联系十户,做到一户不落、一个不漏。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小区,把为民服务延伸到每个社区网格、每个居民楼道,开展捡烟头、清楼道、清水体、清“牛皮癣”、清绿化带、垃圾分类、秩序维护、文明劝导、治安巡逻、入户走访等“十大行动”。
目前,全区90个单位,116个党支部,共2170名党员深入85个居民小区,已开展四轮的“百千万”活动,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
全区组织开展了“全民酷捡·文明出行”行动,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捡烟头”志愿服务行动的热潮。民间志愿者团队以及机关单位组建的服务队伍,陆续走上街道小区拾起地面烟头,提升城市的形象。
文明新风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在三衢大地,衢江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市民生活愈加美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犹如一场“幸福风暴”,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吹拂着文明的新风,点亮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灯,创造着千万人民的幸福生活。
2018年,衢江区学校环境“脱胎换骨”,校园内处处都充溢着文明气息,宣传橱窗里展示的是学生自觉践行文明活动的照片,校园墙壁上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元素的布置彰显出文化自信。精心的校园文化布置加上学校志愿者360度无死角用心打理,让每一个走进衢江校园的人领略到“高颜值校貌”。
5个社区全面建成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和家长学校,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深厚氛围。
5角钱可以买一碗石磨豆浆、一份土鸭蛋蛋饼、一个手工包的糯米粿……在物价不断上涨的28年时间,毛师花坚持早餐不涨价,为学生和老人做早餐,被大家亲切地称作“早餐奶奶”。她先后荣获2016年度“最美浙江人”、“中国好人榜”、2018年全国最美人物“诚信之星”等荣誉。以“早餐奶奶”毛师花刚刚荣获全国第二届最美人物“诚信之星”为契机,成立毛师花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队,区市场监管局号召全区经营户开展诚信经营。
“银发”志愿者服务队是由一群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组成,年纪最大的已经83岁了。领队徐美荣今年76岁,是衢江城区最早的一批市民,她带动了一批人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中。
衢江区八旬老党员刘炎林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谱曲,并带动周边市民一起学唱,共颂衢江文明新风。
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媒体宣传工作,在中央、省市区等各级媒体开展正面宣传,传递衢江创文正能量,发出衢江创文好声音。目前已累计发稿100余篇。
城市嬗变
2018年,衢江区重点实施老城区振兴一、二、三巷及振兴中路“上改下”“白改黑”,城区“荒改绿”“旧改新”等工程建设项目。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个乡镇全部完成验收。
衢江城区现有公园3个,绿地面积34.87万平方米,城区养护绿化总面积约72万平方米。每日投入3个班组80余人进行养护,目前,完成城区树池改造4000个,完成市民公园近1.4万平方米绿化整治提升,补植、更换一批景观效果好的灌木、花草等。完成府前路、信安大道、霞飞路、求真路等道路及城区公共区域绿化景观提升近4万平方米,布置花箱740个,新种行道树400余株,补植更换200余株。荒改绿区块完成草花草籽种植近1万平方米。
公益广告传播文明,全区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精心设计宣传载体,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公益广告宣传,用文明礼仪知识教育人,用道德实践活动培育人,推进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整体文明程度提升。
2018渐行渐远,回望创文之路:这是奋斗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更是感动的一年!2019,我们必将凝心聚力,重整行装,创文再出发。
区创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