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区红十字会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群众为重点,突出救助、救援、救护,生命关爱,人道传播等核心工作,完善工作思路,勇于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了红十字会作为党委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各项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综合考核第一名,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红十字工作先进区称号。
融入中心工作,转变思想作风。
区红十字会多次组织召开全体成员会议,传达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并展开学习讨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要做有礼干部”的意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乡镇红十字工作站,把人道救助、大病救助、贫困助学、志愿服务等业务,通过乡镇(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理,协助党和政府兜住民生底线。利用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融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乡村开展博爱庭院建设,通过美化庭院,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助力灰坪乡龙山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完善基层治理作出积极贡献。积极参与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活动。向社会广泛招募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规范化培训,全年组织干部职工、志愿者在联系路段和交通路口参与文明劝导、环境保洁行动300多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1000多小时。
提高筹资能力,推进救灾救助。
区红十字会克服人少钱少的困难,多方努力,提高筹资能力,救助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5月份,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完成民办非企注册工作。全年累计完成搜救任务30多次,在突发意外事故中发挥了救援轻骑兵的作用。其中端午节假期24小时内连续参与成功搜救杜泽镇黄金岗村失踪老人和横路街道童何村的走失父女,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得到了区领导的点赞。圆满完成衢江区矿山塌陷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中国.衢江绿葱湖越野赛保障任务、第四届环九龙湖自行车骑行挑战赛暨浙江省美丽乡村骑行越野赛(衢州站)保障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大型赛事保障服务和户外搜救经验。
救助能力进一步提升。2018年共募集款、物198.41万元。
2018年1月,省红十字会来衢江开展“送山区孩子一床被褥”活动,帮助湖南镇中心小学、杜泽镇中心小学的80名贫困山区住校学生换上崭新的被褥,让孩子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春节前,省、市、区三级联动,通过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峡川、岭洋、太真等乡镇533户困难家庭送去4.9万元救助金和价值4.73万元的物资。由浙江赛妮美服饰有限公司捐赠价值近12万元的保暖裤,发放至大洲中学、杜泽中学家庭贫困学生和杜泽敬老院的孤寡老人。
联合区工商联成立工商联(商会)红十字博爱基金。春节前,为我区16名百岁老人送去慰问金和年货。8月份,资助34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完成实施“六个核桃读书慧”项目。全区28所学校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六个核桃读书慧”项目支持,分别获赠2—3.3万元的书籍及配套书架,惠及2万多名小学生。
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东西部扶贫协作计划稳步推进。区红十字会与绵阳市平武县红十字会建立扶贫协作计划,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共募集了200床棉被、200个被套以及衣服、鞋袜等共价值约20万元的过冬物资和1万元的救助资金,助力平武县脱贫工作。主动和其他部门联系,在东西部扶贫工作中起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其他部门把衢江区的爱心扶贫款项计120余万元款物送至平武县。除此之外,继续通过本级志庭红十博爱基金、永和红十字博爱基金等和上级红十字会小天使基金、大病救助基金等帮助衢江区贫困家庭通过专项基金获得资金救助、手术治疗等。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工程。
按照《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标准化工作手册》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全年完成救护员培训2120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17006人。
继续开展“学救机关行,助力康养城”培训。2017年开始,区红十字会联合区直机关工委,在全区各部门开展“学救机关行,助力康养城”应急救护培训活动,计划在三年时间里,实现全区机关党员干部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全覆盖。2018年209名机关干部经培训取得救护员证。
万名师生学急救活动和红十字“万千培训”行动。为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2018年5月8日,联合教育局在全区各学校同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5月11日,联合教育局、人防办在区第一初中成功举办衢江区‘5.12防灾减灾日’人口应急疏散暨人防救护技能演练。开展全区学校红十字“万千培训”行动,共完成救护员培训1656人,知识普及13355人,提高了学校师生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成立“雪红工作室”。为创新应急救护培训模式,依附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培训。2018年5月,在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成立“雪红工作室”,免费向市民开放。居民可自主安排时间,一年内在工作室累计完成16个学时的应急救护知识学习,并通过考核,便可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只要召集满20人,工作室就提供上门培训提供菜单式服务。利用红十字核心业务优势,培育“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意识,创建文明互助、健康安全的社区(村)环境。全年工作室共培训救护员260多名。
大型赛事成绩突出。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救护技能和水平,衢江区积极参加由市红十字会、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区红十字会组织了区农商银行、十里丰监狱、杜泽中学三支代表队参赛,最终荣获团体一二三等奖,包揽了衢州市金牌职工和技术能手称号。
“三献”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结合无偿献血工作,动员市民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全年共完成入库78人。再动员反悔率为0。5月份,实现衢江区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8年衢江区新增5例人体器官捐献,累计捐献20例,共捐献大器官59个,角膜8对,挽救了59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帮助10多名患者重见光明。总数在全市名列前茅,并为4名器官捐献者子女申请了省红十字会助学活动。
联合宣传传播,弘扬人道精神。
区红十字会以核心工作为抓手,聘请宣传顾问,对接各级媒体,宣传传播工作亮点多、载体好、特色足。
主流媒体联合传播
各项工作在各级主流媒体刊登110多次,位列全市第一。7月5日,救援队队员在外出途中科学处置突发疾病的外卖小哥,该事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浙江经视,市、区各大媒体及新浪网、搜狐网、新蓝网等网络媒体共同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创新载体彰显特色区红十字会2016年开始在村(社区)建设“红十字小院”项目,借助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时机,2018年5月,在灰坪乡灰坪村建立了衢江区第三家红十字小院。通过博爱卫生站、应急救护普及点、红十字宣传长廊等为山区群众服务,把红十字知识、应急救护知识传播到群众中去。红十字小院建设依托当地的文化礼堂,把红十字元素融入到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去,得到了村两委及村民的认可。“红十字小院”的建立,不仅传播了红十字精神,也带动了友爱、互助的良好民风。
区红十字会重视各项活动的自媒体传播,公众微信号共推送信息50篇。根据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巨大影响,共制作各类活动美篇推送7次,累计点击率达7万余人次。
公益活动策划新颖
清明节前夕,区红十字会器官捐献者缅怀活动,从首例捐献者女儿写给父亲的一封寄往天堂的家书入手,信中亲切平实的语言,朴素真挚的情感,读者无不感动落泪。10名志愿者因此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缅怀活动在新浪网、浙江新闻客户端、衢江发布、衢江电视台、《今日衢江》,总会、省会、市会等系统内媒体刊登。
每年“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区红十字会都会举办广场公益宣传活动。2018年5月7日晚,区红十字会联合区安监局、区教育局在衢江东方广场开展“衢州有礼.人道微笑”———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启动仪式暨应急救援技能展示大型广场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广“衢州有礼”品牌,展示人道微笑力量,结合“安全生产日”活动,宣传安全知识,演练应急救援技能。区红十字会会长、全体副会长及400余位市民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