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这笔医疗费还真不知上哪儿拿啊。”近日,杜泽镇堰坑头村村民徐锦祥激动地握着大学生村官周建军的手感谢道。
2013年9月12日,堰坑头村村民徐锦祥受雇于郑继刚,不慎被搅拌机压断左手环指,后送往衢州中医院诊治,双方就赔偿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大学生村官兼村支部副书记周建军与双方当事人谈了5个多小时,终于使双方达成协议,由郑继刚一次性补助徐锦祥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共计32700元。
毕业于“211”“985”重点院校的他,自2008年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以来,积极参加村内“民情调处日”活动,参与各项矛盾纠纷调处,力争“大事小事不出村”。六年来累计调处矛盾纠纷70多起,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娘舅”。
这位靠嘴调解的“老娘舅”也是一头愿吃苦、肯卖力的“老黄牛”。自今年3月调任杜泽镇堰坑头村党支部副书记以来,他主动要求分担“生猪整规”重任,与村干部一道对全村生猪养殖进行摸底调查,面积丈量、拍照验收。有时到下午1点还没顾上吃饭。群众对这刚来的小伙子印象深刻,普遍叫好。在3个月内,他基本走遍全村,熟悉一半以上农户。正是凭着这么一股子冲劲,堰坑头村完成80户生猪整治,拆除关停养殖用房及猪栏6941平方米,减少能繁母猪609头,削减生猪饲养量7218头。
当村官6年来,他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为所在村经济发展、群众增收、面貌改变出力流汗。辛勤的工作,努力的付出,使他得到群众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
“不要常想家乡能够为你做什么,而应常思你能够为家乡做什么。”这是周建军日记里的一句话。6年多来,他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挥洒汗水,在家乡的土地上扬帆起航,述说着一名大学生村官无怨无悔、激情奋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