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荷载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是保护一段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百姓自己的历史。”8月25日,记者见到峡川镇大学生村官郑黎荟时,他正在东坪村的古村落里走着,细心查看每一处角落。
东坪村是一个历史悠久、风光绮丽的古村落,相传唐朝皇室后裔迁移到此居住,以“三古”(古道、古树、古民居)“三红”(红柿、红枫、红辣椒)闻名远近。近年来,随着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村民变得富有,盖了新房,古村落却因此落寞下来。一些原有的古民居、古道面临拆除和改造的压力,村民自发的修建、改建使用砖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村落的传统面貌。每次走访,村民都要反映建房问题,郑黎荟都要在走访笔记上记下这些情况。为保护好古村落的古建筑不被破坏,郑黎荟总是与村民耐心沟通,宣传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意义,强化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意识,增强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认同感。同时他还主动与村两委、村民代表沟通,将建房各项规定写入村规民约中,以提高村民自觉保护意识、约束村民无序建设行为。2014年7月21日,他爬古道到村里走访的时候,发现古道上有些石头翻在路边,旁边的古树也有被刮的痕迹,后来了解到,原来是村民李正龙为方便运毛竹,在古道上拉毛竹,他立即上门与村民李正龙沟通、协调,“古道、古树都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做好保护工作。”他耐心地向村民讲解。
郑黎荟为了做好古村落的守护,每次进村,见到垃圾便主动捡走,农户见了也都自觉起来,但他总想做到最好,每次看到古村落稍有破坏,心里总不是滋味,感觉身上的责任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