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有个12岁“霍元甲”“阳光体育”提升学生体质无标题区实验小学有个“友爱帮帮团”衢江区2016年度城乡居民基......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家庭将获补助画最美墙绘 创最美校园马来西亚儿童文学 作家走进廿......区职业中专师生 合作发明获国......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 03版: 特刊 04版: 教育

每天一小时,跑出好体格,赛出好成绩

“阳光体育”提升学生体质



  在刚刚结束的第31届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区运动健儿一举刷新16项记录,创下佳绩;在衢州市三项联赛中,我区学生勇夺高中男子组篮球等三项比赛桂冠、初中男子组足球等三项第二名; 在浙江省阳光体育三大联赛中,我区获奖队伍逐渐增加,成绩一年赛过一年。
  喜人佳绩如何练就?近日,记者走进我区不少学校,探寻其中的奥秘。

  每天一小时,跑出好体格

  “一二一,一二一……”响亮的口号、有力的脚步声响彻校园,一群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在领跑同学的带领下,气势十足地奔跑着,他们以班级为单位,步伐整齐。2000米的跑程结束,不少学生依然一脸轻松。这是上周五,记者在衢州三中校园内看到的一幕。
  “这是我校学生每天跑操的场景。”衢州三中体育组组长柳晚生向记者介绍,学校从2009年开始在学生中实施跑操制度,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从高一到高三,每天都有两次跑操,每次都有2000米左右的路程。”
  柳晚生表示,学生们跑步已经跑成了习惯,除了一天两次跑操之外,不少学生每天晚自习结束之后还会自己到操场上跑步,几年下来,学生体质有了质的飞跃。“跑操之前,女生800米一般在3分40秒到4分多钟之间,坚持跑操之后,平均时间缩短了20秒。”
  衢州三中的跑操只是我区学校鼓励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全区几乎所有初中以上的学校都坚持让学生开展至少每天一次的长跑,不少学校已将跑步纳入校园文化,学生们跑出了欢乐,跑出了好体质。
  区第一初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场地,将运动融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室内乒乓球训练馆内,学生们激战正酣;崭新的三层体育馆、足球场以及正在兴建的攀岩场地,着实点燃了学生们的运动热情。

  一校一特色,运动成风景

  “阳光运动一小时”不仅仅在跑步中展现光芒,2007年起,我区各中小学认真贯彻国家要求,坚持开展冬季长跑、“大课间”、体艺“2+1”阳光体育等体育锻炼,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除此之外,大多数学校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打造特色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校园内刮起一阵运动风。
  区实验小学开展了篮球特色运动项目,除了大课间的“篮球专场”外,还为学生编排了“篮球操”;第一初中开展了足球、篮球、健美操项目;实验中学的跆拳道、篮球,杜泽中学的乒乓球、足球,衢江一小的健美操、田径、足球,后溪小学的足球等项目深受学生欢迎。校园乒乓球节、篮球节、足球节、兴趣运动会层出不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了,课间、放学后,操场上更热闹了; 除了参加体育项目比赛外,学校师生们还参与摄影、宣传报道、后勤服务、裁判、组织编排等活动,不少学校已将万班千校联赛活动常态化管理。
  “我区学生的体质有明显改善,这与学校、家长的重视分不开。”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程开设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公布等工作也被列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连续三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学校,将在考核中一票否决。
  杨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