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魔镜魔镜告诉我,世上谁最美丽?”童话故事里的场景,如今有了现实版的一面镜,通过中国传统的“望闻问切”,告诉你的身体是否健康、如何更健康。
近日,记者在衢江区中医院,就看到了这么几块“魔镜”。医院负责人介绍,这些镜叫云中医智能镜,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5万余例的社区和医院人群数据库为基,结合云计算,深度学习和可视化等技术,在线采集面象、舌象和问诊信息,通过云端计算,实时出具健康报告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其中健康状态分为:健康(健康指数)、亚健康(脾虚、痰湿、郁滞等8个状态及相关指数)、可能患病,展现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的新思路。
“面黄,有光泽”“苔白,舌红”……面对这面云中医智能镜,爱尝鲜的参观者先后将脸部与舌部对准镜子上的“取景框”。于是,中医上的“气色”与“舌象”图像就被捕捉,经过环境光源校正,与后台的数据模型进行比较,在镜面上显示“望诊”的结果。
接下来是“问诊”。集合中医专家库的集体智慧,云中医智能镜共设计了12道选择题,通过触摸屏方式进行人机互动。这些问题为中医诊断所常用,比如是否易疲劳、怕冷热、出汗多、常口渴等,有无口臭、失眠、满胀、心烦等,以及大小便、发质等情况。之后,镜子开始判断病人体质,是平和、气虚,还是阳虚、阴虚;是痰湿、湿热,还是血瘀、气郁或特禀。最终,镜子在起居、饮食等方面弹出若干建议,比如:现为阳虚体质,忌食生冷,轻度锻炼,甚至给出两道食药同补的“方子”———韭菜炒虾仁、当归生姜羊肉汤。
此外,云中医智能镜还有经络养生知识普及,告知穴位按压的所在。
衢江区中医院负责技术的人员说,云中医智能镜预设了多种有线和无线接口,比如加载麦克风等传感器,可以“听”出对方的声波图像,与标准值进行比对;通过一些智能手环,能以蓝牙、WiFi等方式输入脉波图像……“这样,就将中医‘四诊’的基本要素集成到一个智能硬件中。” 徐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