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明身份 领办责任
后溪镇党员干部投身“治水包干区”
本报讯 日前,后溪镇山塘村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冒雨对全村20多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包干区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对评分为“一般”的情况要求半月内整改到位。
“门前有一个塑料袋,卫生评为‘一般’。”“渠道水体有垃圾漂浮,在公告栏内进行公示。”在“山塘村‘美化庭院、洁净家园’检查评分表”上,卫生、绿化、秩序及是否悬挂党员户标志成为检查内容。山塘村支部书记郑定土相告,全村25名党员干部每人签订责任书,负责各自包干区卫生保洁,村里每月定期组织两次考核。
后溪镇水塘、沟渠数量多、分布散,镇里决定开展“美化庭院、洁净家园”活动,层层分解责任,把小微水体的“治、保、管”任务挂牌到村一级党员干部。为15个行政村800多名党员干部一一划定责任区、责任河,领到责任的党员每人都会收到一块牌子,牌子上写明小微水体信息、认领人员、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这块牌子将会放置在各条沟渠边,党员干部签订责任书,由村民们共同督促,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党员、干部投身‘战场’当尖兵,不仅要维护好包干区内的‘门前三包’,还要负责责任范围内河道、沟渠、水塘的水体环境。对考核不合格的党员,我们将发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累计三次考核不合格,则将其组织关系迁到镇里的‘红炉’支部,进行重新学习。以此推动全镇的治水工作,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老百姓积极治水,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后溪镇党委书记杨超鹏说。
“镇里把治水任务分解给我,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领到“责任河”,后溪村支部书记郑全华热情高涨,他一面积极动员村里的党员们参与认领工作,一面奋力清理自己刚刚认领的沟渠。
据了解,各村将定期对党员、干部认领的河道、沟渠、水塘及包干区进行自查和交叉检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村党支部将把党员认领的小微水体的治理情况作为年底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的依据之一,而镇里也将各村党员、干部领办情况纳入村主职干部考核,用考核指挥棒倒逼党员、干部责任落地。
丰莉莎 姜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