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热血,为生命续航最是书香难忘怀大山里的生命通道食品安全宣传助力省级食品安全......上方镇“依收哥”助力垃圾分类区婺剧表演艺术培训班圆满结束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 合 03版: 社 会 04版: 人文·休闲

最是书香难忘怀



  上方镇老街的一幢百年老屋,大门两旁的苏铁长得正好。初次见面时,雷金兰老人正靠在藤椅上,借着天井洒下的亮光静静读报,老人穿着整洁的蓝布衫,白发利落地别在耳后。听闻笔者来做老街现状调研,老太热情地与笔者聊了起来。
  雷老太今年93岁,读书看报是她最大的乐趣。正是因为读书,让她年轻时曾活跃于村镇各项事务,让她和丈夫相濡以沫走过艰难岁月,让她身体健朗、耳目清明,伴着老街与老屋度过漫漫韶光。
  自七岁起读书,在学堂里一直读到十三岁。解放后,雷金兰长期担任村合作社会计,她不谋私利,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在她手里村中公告都及时张贴,村中事务皆及时告知。在妇女代表的角色里,雷金兰也应对自如,她组织村中妇女上夜校、下田地、唱红歌,和男同志一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斗争中。村里的老人常说,雷金兰拾得起笔杆,掇得了麦秆,不愧为村里人人皆知的“女秀才”。
  嫁为人妇之后,雷金兰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孩子的不幸夭折令她痛苦不堪,是丈夫的鼓励和书香的陪伴让她渡过难关。最难熬的时候,丈夫就给她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的奋斗之路,给她说文摘上的各种奇人异事和民间笑谈,让她重拾了读书的真谛,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夫妻俩总是一起坐在老街旁的石板上看书读报、谈论时事,时间一久,雷金兰又埋进书海逐渐忘却了苦痛。就这样,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日子一走就是七十多载,直到丈夫于四年前病逝,雷金兰也不愿离开老街,不愿放下书本,至今仍保持每天阅读两小时的习惯。
  谈起自己的身体,雷金兰骄傲地说:“我耳不聋眼不花,几十年都没什么毛病,也不吃什么补品,粗茶淡饭就好。”雷金兰床榻边的书桌上,摞着几十本养生保健的书,她照着书自己按摩,活络筋骨,学了不少穴位按摩法。每天饭后,她都要在老街里散散步,来回走几趟,什么心脑血管疾病就都与之无关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太太聊得兴致正好,邀请笔者到里屋看看她的收藏,不是别的,就是一摞一摞的书报,从中国古典名著到国外经典小说,从古代历史演义到近代名人传记,从影视杂志到时事新闻报纸,都整整齐齐地躺在书桌上、架子上、柜子里。俨然,这是老街深处的一房文化瑰宝。
  当交谈结束,雷老太坚持将笔者送到大门前,她说老街蕴藏着她太多的回忆,她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看见老街热闹如初的景象,并祝愿老街改造成功。
  饶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