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力社保局创新“三通”模式 推进失地参保“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区人力社保局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这一民生工作,该险种办理过程从参保到办理职工养老退休,中间环节涉及国土、村、乡镇、银行、税务、人力社保局社保科、社保局参保科、征缴科、职工养老科等多个部门、单位(科室),涉面广、环节多、时间长,衔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矛盾,加之今年区重点项目征地工作面广量大、失地参保人员大幅增长(总计8000亩以上,涉及莲花、峡川、黄坛口等多个乡镇)。为有效解决任务重、程序繁、群众急等一系列困难,该局采取内部打通、纵向贯通、横向连通的“三通”举措,创新失地保险“一站式”办理服务新模式。2018年1至6月,共办理失地参保5721人,其中衔接转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268人,超过2017年全年办件量。平稳、有序的完成参保工作,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全科受理,内部打通,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一是专班化运行。成立失地参保业务办理专班,实行集中下乡现场办理。由区人力社保局社保科、社保局参保科、征缴科、职工养老科及各乡镇劳动保障员组成,专门负责征地项目的业务办理培训及下乡入户办理。二是无差别受理。推行系统内无差别受理。取消人社系统业务分类,通过对事项、人员、流程的整合,强化无差别受理业务培训,专班成员业务全部打通,从“专科”向“全科”转变,“门外汉”转为“多面手”。三是全员式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对专班外其它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分工,遇时间紧、任务重的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增派专班人员,迅速转换角色、到岗尽责。
业务下沉,纵向贯通,着力拉近干群关系。一是精简材料优化服务。按照“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环节”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精简和优化各类证明材料,围绕群众眼中“失地保险一件事”,开展多部门、多层级的梳理优化。以到达退休年龄的人为例,原本办理失地保险:乡镇政府领取表单并到银行交费—区社保局办理失地保险参保手续—区人力社保局申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区税务局交费—区社保局办理退休,现在从时间、距离、跑路次数上着手,把整个过程至少需要10天跑3趟4个部门单位,变为在家门口“一站式”办理全部手续,既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又节约行政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全程代办上门服务。通过乡镇网格员或代办员上门收集材料、社保工作人员现场办理等方式,积极推行“代办”“约办”服务;充分发挥衢江农商银行“点多、快捷、实惠、贴身”的便捷服务优势,借助该行各乡镇网点进行社保费用现场征收,实现群众缴费就近跑,累计为群众办事节省开销约35万元,节约办事时间约200小时。
部门联办,横向连通,全面提升政务形象。一是打通部门壁垒。在国土部门已经核定参保名额及参保名单经村、乡镇审核无误并公示7天以上的基础上,打通税务部门缴费无法下沉的堵点,实现现场即可办理失地参保缴费、转职工养老补缴、退休审批手续。二是推动三方合作。以“群众得实惠、社保提效率、银行促发展、政府赢口碑”的“四方共赢”为目标,由社保部门向税务和农商银行两方同时提供失地人员补缴金额清单,由农商行代收,三方数据核对无误后,地税负责金额入库到账。社保、税务、农商银行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保费的足额征缴工作,实现“后台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切实提升服务。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线,结合各项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态度和业务能力。8月9日,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区税务局、衢江农商银行在黄坛口乡黄坛口村便民中心为村民办理失地保险,仅当天上午,共办结失地保险手续44人。59岁的村民罗水香仅用10多分钟的时间,失地保险参保、申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等手续全部完成,下月起即可领取近2000元养老金。集中办理让事项更清楚、办结更高效。
祝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