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推动衢江新发展
———二论深入贯彻落实区第十二届四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过去一年,面对新常态,区委、区政府以改革和创新迎接种种挑战,成绩突出:“放心农业”领跑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全国样板。城中村改造三期工程顺利推进,未发生一起信访和群体性事件。“红色驿站”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管理精准度。全区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每一次大的发展跨越都离不开改革突破、创新驱动,要实现“四个一”支撑下的绿色发展梦,再创“四个一”建设新业绩,唯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厚植动力、迸发活力,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持续先行。
衢江发展要先人一步,必须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转型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放心农业”已成为衢江最大的亮点之一,接下来如何将“放心农业”推上更高层次,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永续农业,这就要求我们必要立足更高点,开阔眼界,以高规格谋划发展方向。围绕引领浙江、面向全国的目标定位,在抓好八大体系建设、打造全区域、全产业链放心农产品、实现可追溯体系扩面提升的同时,继续抓转型、抓提升。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必须要有强力攻坚的信心、重点突破的勇气、统筹推进的智慧。改革创新已步入“江中行舟”的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周边地区的持续发力,我区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的各种政策,变政策叠加优势为后发赶超优势,科学选择改革创新的路径,实行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围绕“六个坚定不移”,着力完成2016年“七件大事”,实现衢江新跨越。
衢江人民要有更多获得感,更需要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改革创新势必会踏上各种利益纵横交错、各种矛盾纠结难解之路,必须要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不尊重民意的政策难以推行,不考虑基层的路线步履难行,唯有以民意为执政导向,将一切矛盾化解于基层,才能为改革创新铺设一条能够高速奔跑、高质量奔跑的宽阔大道。我区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意为先,在城中村改造中创新性地推出预征迁、“房票”安置等模式,确保了整个搬迁改造过程无一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继续做好执政为民,凝聚民心民力,倾听民生民意,在推进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改革才有动力,有创新才有出路。唯有深化改革创新,才能打造转型驱动新引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衢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我们朝着绿色发展梦的目标奋发前行,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激发出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合力再创“四个一”建设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