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水平 实施谈话制度
市二医院一年未出医患纠纷
本报讯 近年来,医闹、伤医等事件时有发生,医患纠纷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之前市第二人民医院每年的医患纠纷也有20余起,最近一年却未发生一起医患纠纷。“这在于我们抓准纠纷发生的原因,将精力、财力前移,集中在提高医疗水平、实施新的诊疗谈话制度,从而减少了纠纷的发生。”院长余晓峰介绍。
走进该院内科诊区,人头涌动,浙医二院消化内科潘文胜主任医师正在这里坐诊。“潘医生很有名,在浙二很难拿到他的专家号,现在好了,直接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大专家的治疗了。”家住樟潭街道的患者黄先生说。
潘文胜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专长是食管、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多年前,该院与浙医二院结成协作关系后,潘文胜在市二医院建立了专家工作站,每年会定期来衢江坐诊。目前,已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著名医院的10位知名医生,在该院建立了10个专家工作站。同时,每年还有10余名浙医二院专家常驻该院,另有40多名专家在周末来院坐诊。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市二医院不仅“请进来”,还“送出去”。“我们每年安排60余人到浙医二院本部学习,占一线医护人员的10%以上,截至目前,三分之一一线医护人员都有到浙医二院进修的经历。”该院医务管理中心主任叶丽亚介绍。
安宏娜是该院神经内科的一名青年医生,去年她去浙医二院学习,9个月里跟着专家学习,“我感觉在规范诊疗、临床诊治等方面收获很大。”“我们把医护人员送出去,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提升技能水平,还要学习大医院的运行流程和管理模式。”余晓峰说。
去年3月开始实施的谈话新制度,就是到杭州、丽水等地学习后结合该院实际制定的创新举措。
在治疗时,若与病人沟通不到位,一些术后并发症、甚至诊疗导致的新问题,病人无法理解,很容易引发纠纷。余晓峰坦言:“我们之前也有谈话制度,由主管医生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及诊疗风险,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笼统,无法很好地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新谈话制度要求医院分管领导、科室主任和主管医生同时参加谈话,向病人详细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及诊疗风险,并全程录像,形成文字记录,必要时,医院法律顾问也会参加谈话。从院领导到主管医生,形成了一个医疗团队,制定出一个科学严谨的治疗方案,病患或者其家属觉得更权威、更可信,因此对治疗方案、诊疗风险更愿意接受,一旦有疑问,还有录像可查。这样一来,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了坦诚信任的关系,医患纠纷自然少了。
现在,在市二医院,不仅本地患者愿意来看病,遂昌、上饶等地的患者也慕名而来,去年,该院诊治病人数量同比增加35%。
方冬 杨雁玲